2024“与未来同行”外籍人才昌平创业训练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专场圆满结束

9月20日-22日,由昌平区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昌平区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与未来同行”外籍人才昌平创业训练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专场在昌平区回天城市会客厅顺利举办,我校30名国际学生参加本次培训。这场以创新和创业为主题的训练营,不仅为国际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创业知识培训,还通过实操和团队协作提升了他们的创业能力。

第一天:开营仪式及政策解析9月20日,训练营在昌平区回天城市会客厅正式启动。开幕式上,我校国际交流学院院长李卓教授发表致辞。他强调:“创新创业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国际学生凭借其多元文化背景和跨文化思维,将成为推动中外合作与创新的重要桥梁。”他还鼓励学生们利用此次训练营的机会,将创意转化为具体的创业模式,在中国市场中寻找机会。

开营仪式结束后,训练营首日的课程聚焦于创业政策的解析。学生们首先学习了HICOOL大赛政策及北京市的创业支持措施,详细了解了如何申请政府资金、资源和创业扶持。这一政策解析为学生们提供了创业的基本框架,帮助他们理解如何利用北京市的资源推动自己的创业项目。下午的外资企业注册培训则深入讲解了如何在中国注册公司、遵守法律法规以及进行资金筹集。通过一系列的互动讨论和案例分享,学生们逐步掌握了创业的关键操作步骤。

第二天:创意构建与市场调研

9月21日,学生们进入了训练营的第二阶段,聚焦于市场调研与创意构建。导师们引导学生们通过头脑风暴和小组讨论,深入探讨市场需求和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学生们被分成若干小组,各自选择不同的行业和市场领域,设计初步的创业构想。

市场调研的环节极具挑战性。学生们需要通过实际调查和数据分析,评估他们的创业想法在中国市场上的潜力。每个小组都积极展开讨论,构思如何将创新理念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为即将到来的项目展示打下坚实的基础。导师们在课程中分享了多个成功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如何有效地开展市场调研并将调研结果应用于商业计划中。学生们的创造力在这一阶段得到了充分展现,跨文化的思维碰撞激发了许多新颖而大胆的创业想法。第三天:创业展示与结业仪式9月22日,第三天的创业展示环节将整个训练营推向高潮。学生们分成六个小组,展示了各自的创业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社交、商业咨询、环保、时尚科技等多个领域,充分体现了国际学生跨文化的视角与创新能力。每个小组不仅介绍了他们的市场调研和商业计划,还深入分析了项目的可行性和未来的发展潜力。学生们的创意在展示中得到了充分展现,评委们对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商业执行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评选与颁奖展示结束后,学生们以公平的评分机制为基础,通过互评选出了最受欢迎的三个创业项目。这些获奖项目从创新性、市场潜力及可操作性方面得到了最高评价。评选环节极具互动性,学生们不仅相互评价,还在互评过程中学习了如何通过他人反馈优化自己的项目。所有参加培训的学生最终都获得了训练营结业证书,他们满怀成就感,纷纷表示此次训练营不仅提供了实践创业的机会,还通过跨文化交流和团队合作,增强了他们的创业信心。闭幕与揭牌仪式昌平区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金圣海与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胡章钰共同为“昌平区外籍人才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揭牌。该基地的设立标志着昌平区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国际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支持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在华国际学生提供系统的创业指导和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中国市场,发展跨文化创业项目。揭牌仪式为此次训练营圆满收官,也为未来更广泛的国际合作与创新创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生反馈与未来展望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王尔郎同学分享道:“这次展示让我看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大家的创意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喀麦隆的柯南同学也表示:“通过训练营,我对创业的流程有了更深的理解,导师们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此次训练营为国际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提升创业技能的平台,帮助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成长,增强了对未来创业的信心与理解。学生们期待在未来的创业旅途中,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为中外合作与创新贡献力量。

(图文:国际交流学院 易融)

  •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太行路55号学五公寓国际交流学院
  • 电话:010-80187788 / 010-80187789
  • 招生邮箱:admission@bistu.edu.cn
  • COPYRIGH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